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年,适逢中国天文学会100周年华诞和张钰哲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相聚在紫金山天文台,深切缅怀我国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张钰哲先生,传承张先生的科学精神,我谨代表紫金山天文台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张先生190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今属福州),1923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取得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41年赴昆明担任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天文研究所回迁南京,张钰哲赴美进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从美返回报效祖国。1950年起,张先生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至1984年转任名誉台长,领导紫台34年,为新中国天文事业发展殚精竭虑,为我国天文学走向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钰哲先生具有坚定的学术志向,造诣深湛,建树卓著。他精通天体力学,创建并领导了我国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其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先后将2051号小行星和月球背面的一座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卓越贡献。张先生是我国人造天体运动理论的开拓者和实践者,1957年发表了我国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第一篇经典著作《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之后又亲自担任“东方红”卫星观测、测轨预报任务组组长,为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除了理论研究,张先生还非常重视天文实测,小行星、彗星的观测需要在漫漫长夜和凛冽寒风中坚守,他和年轻人一起通宵观测,保持着火一样的热情,即便风餐露宿、青灯黄卷,他却说:“不知者以为苦,知者以为乐也”。
张钰哲先生在我国天文事业发展的谋篇布局上高瞻远瞩。他在学术上崇尚百花齐放、兼容并蓄,领导开拓了行星物理、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历算、天文仪器研制、毫米波射电天文、空间天文等分支学科,为我国天文学对接国际前沿铺平了道路。他以78岁高龄率队到青藏高原为我国首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选址。他从紫金山天文台抽调了大批优秀骨干,参与接管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并全面整顿和发展了我国的时纬工作。1956年,张先生提出在北京成立以天体物理为主的天文台,并亲自选址踏勘,向聂荣臻同志申述选址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他对云南天文台的发展提出了先充实太阳工作的建议,对云台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张钰哲先生为我国天文事业引荐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时,张先生深感国内天文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他亲笔致信王绶琯先生邀请其回国,共赴祖国天文建设;极力引荐并赤诚相助程茂兰先生回国主持北京天文台筹建。在1952年高等院校大调整中,他积极支持南京大学设立天文系,培养天文后备人才,并亲自讲授《天体力学》课程,也邀请天文系学生来紫台实习,台系亲如一家人;他聘请戴文赛先生、赵却民教授、易照华教授担任紫台学术委员会成员;特别是易教授刚从北大毕业时,张先生就主动邀请他到紫台参与独立编算天文年历。在张先生的推荐与鼓励下,紫金山天文台的大批骨干陆续参与了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工作,并成为各单位的中坚,这些都与张先生的“身居紫台,心怀全国”的宽广胸襟分不开的。
张钰哲先生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众所周知,张先生在美留学期间,发现了国际编号为1125号的小行星,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他心怀祖国,将这颗星命名为“中华”。1941年,冒着日寇空袭的危险,张先生领导了甘肃临洮日全食观测,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在介绍中国天文学家艰苦工作的同时,还向全世界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反映了他勇敢与爱国的高尚品格。1948年,当人民解放战争的号角如春雷响彻大地的时候,他毅然回国,并且坚决不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把紫台的图书和仪器保存下来,迎接祖国的春天。1949年南京解放后,他在给恩师范比博(Van Biesbroeck)的信中写道:“我从内心里有许多赞美新政府的话要说,他的官员是廉洁的、勤劳的”,“从外表分辨不出他们的士兵和将军”,“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诚挚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来宾朋友们、天文同仁们,长者已逝,风范千秋。张钰哲先生的一生,是开拓和振兴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一生,他的贡献已经载入我国天文学发展史册。又如张先生在留美时寄给母亲的诗中写道“科技学应国家需”,他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紫台人将继承先生科技报国的志向,遵循先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步天测度,探索宇宙,为中国天文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创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