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85年5月生,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先后在高能物理研究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研究,201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暗物质粒子间接探测,高能天体物理现象,宇宙线物理等。主要从事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数据分析和相关科学研究。
论文列表详见 https://ui.adsabs.harvard.edu/user/libraries/C9nPZxw9TAeLNCnjPZ866w
高能天体物理、暗物质间接探测、宇宙线物理
(18) 利用LHAASO PeV伽马射线观测对洛伦兹对称性给出最精确的检验(LHAASO collaboration, 2022, PRL)
(17) 通过Fermi-LAT卫星观测数据发现银河系中心黑洞加速宇宙线的新证据并发现银心环境对宇宙线的屏蔽效应(Huang, Yuan & Fan, 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6) 利用Parkes脉冲星计时阵列对宇宙早期一阶相变过程给出严格限制(Xue et al., 2021, PRL)
(15) 通过LHAASO观测数据发现一例新的伴随中等年龄脉冲星的延展辐射,进一步表明超高能正负电子在脉冲星附近超慢扩散(LHAASO collaboration, 2021, PRL)
(14) 通过DAMPE观测数据精确测量宇宙线氦核70 GeV - 80 TeV能段能谱,发现能谱在34 TeV的变软新结构(DAMPE collaboration, 2021, PRL)
(13) 提出经宇宙线加速的亚GeV暗物质在直接探测实验中存在一类新的周日调制效应(Ge, Liu, Yuan & Zhou, 2021, PRL)
(12) 提出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高分辨偏振成像观测探测类轴子粒子的新方法(Chen, Shu, Xue, Yuan & Zhao, 2020, PRL)
(11) 通过DAMPE观测数据精确测量宇宙线质子40 GeV - 100 TeV能段能谱,发现能谱在14 TeV的变软新结构(DAMPE collaboration, 2019, Science Advances)
(10) 利用Fermi数据发现可能和奇特超新星iPTF14hls成协的伽马射线暂现辐射(Yuan et al., 2018, ApJL)
(9) 通过精确计算宇宙线的背景模型(Yuan et al., 2017, PRD),发现AMS-02反质子能谱存在低能超出,提出暗物质湮灭模型解释该超出(Cui, Yuan, Tsai & Fan, 2017, PRL)
(8) 提出毫秒脉冲星模型可以解释Fermi卫星在银心观测到的伽玛射线超出,表明不需要暗物质模型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该现象(Yuan & Zhang, 2014, JHEAp)
(7) 利用Fermi卫星观测数据发现来自超新星以及RCW 86的伽玛射线辐射(Yuan et al., 2014, ApJL)
(6) 开发利用多种观测数据联合限制暗物质模型的工具——“暗物质似然值计算器“(Likelihood calculator of dark matter detection; Tsai, Yuan & Huang, 2013, JCAP; Huang, Tsai & Yuan, 2017, Comput. Phys. Commun)
(5) 提出超新星遗迹伽玛射线辐射的统一模型,指出环境密度是影响超新星遗迹辐射机制的关键因素,成功解释伽玛射线超新星遗迹能谱的多样性(Yuan et al., 2012, ApJ)
(4) 利用介子衰变运动学对“OPERA中微子超光速”的洛伦兹破缺模型给出很强的限制,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微子超光速”事件理论上的不自洽性(Bi, Yin, Yu & Yuan, 2011, PRL)
(3) 开发了将宇宙线传播程序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结合的宇宙线传播整体拟合工具CosRayMC(Liu, Yuan et al., 2010, PRD; 2012, PRD)
(2) 根据PAMELA观测的宇宙线正电子超和反质子结果,我们得到对暗物质湮灭模型的一般性限制,并且提出湮灭模型解释观测有较大困难,而暗物质衰变模型会更加合理(Yin, Yuan, et al., 2009, PRD;此文入选2009年度中国100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
(1) 研究指出暗物质子结构对暗物质湮灭产生的带电粒子“增强”效果很微弱,表明在一些宇宙线数据中发现的反常信号如果来自于暗物质湮灭的话,所需的巨大的截面增强因子不能来自于子结构,而需要别的起源(Lavalle, Yuan, Maurin & Bi, 2008, A&A)
承担项目: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相关项目等。
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