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讲座预告

“高性能科学计算与AI赋能科研”学术论坛

为了应对天文学研究数据的指数级增长、跨学科协作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方法在效率上的瓶颈,紫台于2024年部署了所级通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紫漠”(5000核CPU+16块加速卡)。基于新平台强大的算力,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等先进AI技术,“紫漠”将推动紫台天文数据处理、高性能科学计算和科学模拟等领域的应用。本次论坛将介绍紫漠平台的使用、如何利用AI技术为天文科研团队和个人搭建专属知识库、机器学习在天文领域的应用、辅导学术论文、开题报告、项目申请书撰写等。

本次学术论坛的召开,旨在赋能天文科研范式创新,助力团队攻坚克难,提升科研效率。

会议时间:2025年4月27日 9:00

会议地点:紫金山天文台3-402会议室(南京市元化路 10 号)

会议直播:腾讯会议626-651-502

参会方式

报名网址:http://meet.iambuyer.com/#/mb-meeting/detail?id=470

特邀专家与内容亮点: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主题:AI赋能科研生产力的提升

内容:中国科技云AI科研助手的使用讲解,个人知识库/团队知识库的搭建,辅导学术论文、开题报告、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阿里通义实验室

主题:通义大模型产品技术

内容概览:介绍通义大模型系列产品的整体架构、功能特性以及应用场景。

技术创新:讨论通义大模型背后的核心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大规模数据处理、多模态融合等。

应用案例:分享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说明通义大模型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并推动业务增长。

之江实验室

主题:全流程科研智能体的探索和实践

内容:展示“天文研究智能体”全流程:从原始观测数据→代码生成(Python/CUDA)→可视化→论文LaTeX排版。

国家天文台

主题:大数据时代的天文学

内容:以公民科学项目(如Galaxy Zoo和Spaceways)案例研究的形式,探讨如何从庞大的天文数据库中研究星系形态。并介绍一个结合大视觉模型与“人机协同”机制的AI框架,该框架通过Human-in-the-loop的方式实现了高效的人机合作,并展现了显著的少量样本学习能力以及在星系形态分类以外的天文视觉任务中的广泛适应性。

紫漠技术团队

主题:紫漠高性能计算平台简介

内容:紫漠高性能计算平台简介、CUDA到国产GPU开发环境的代码移植。

(具体详情请见附件或点击报名网址http://meet.iambuyer.com/#/mb-meeting/detail?id=470)

联系方式:

会务组邮箱:leiwang@pmo.ac.cn 

咨询电话:18613370915(岳川);13611570425(王蕾)

主办方:紫金山天文台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紫台青促会小组、紫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2025年4月22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