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普动态

紫金山天文台举办“天文科普之旅”活动

  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7日—24日举行。作为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创新助力圆梦”为主题的中科院第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5月17日—18日在中科院遍布全国的近百个科研机构举行,中科院所属的植物园、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工程、野外台站等均向公众敞开了大门,集中展示中科院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响应中科院号召,紫金山天文台精心组织了“天文科普之旅”的活动,原计划5月17日的活动,因天气原因顺延到5月24日举办。

  5月24日,紫台科普部与盱眙观测站合作,组织南师附中、南京一中、高校天文联合会的数十名学生和天文爱好者来到紫台盱眙观测站参观学习。同学们首先来到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在盱眙站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1.2米近地天体望远镜,盱眙站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和资料处理方法,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走进中科院的实验室与科研一线人员零距离接触,激发了他们对探索宇宙、了解未知世界的极大兴趣。

  5月25日,在盱眙紫苑科普培训中心举办了两场科普讲座。首先紫金山天文台天体物理博士朱镇熹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南极内陆科考与天文”的科普报告。朱镇熹博士曾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并为中国南极天文台安装了首批望远镜设备。朱镇熹博士的讲座从他这一独特的旅程开始,用一段视频讲述了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及首个内陆科考站昆仑站的艰辛历程,着重向师生们介绍了全球极佳天文观测台址——海拔4093米的南极内陆冰穹A,详细讲解了我国围绕冰穹A开展南极天文研究的重要意义。他用自制的影片展示了南极神奇的天然景观,雪龙号、中山站的晚霞、南极冰盖盛开的“冰花”等,引起了同学们连连惊呼。在讲座中,朱博士不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极的冰块在水中会释放出气泡”、“如何测量地球半径”等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随后,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姚进生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建站历程和1.2米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情况介绍”的科普报告,讲述了盱眙观测站选址的艰辛历程和已取得的成绩。天文专家的讲座内容精彩翔实、科普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专家们风趣幽默地讲解深深打动了与会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专家们和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

  为期两天的“天文科普之旅”活动结束了,同学们踏上了回宁的旅途,但他们通向宇宙之路的大门已经打开。

参观盱眙观测站

参观近地天体望远镜

紫台朱镇熹博士作科普报告

紫台姚进生副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