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系统通过项目成果鉴定

   2009年12月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在紫金山天文台主持召开了“近地天体望远镜与高灵敏度CCD探测系统及试观测”项目成果鉴定会。
   出席鉴定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科院詹文龙副院长、江苏省何权副省长以及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基础局、计划财务局和基建局、江苏省科技厅、盱眙县、国家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分院等单位的领导同志。紫金山天文台常务副台长杨戟、党委书记兼副台长鲁春林、副台长甘为群、副台长蒋耀文、熊大闰院士、陆埮院士以及部分老专家和望远镜承研单位的领导出席了鉴定会。
   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包括: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严俊研究员,周旭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朱能鸿院士,蒋栋荣研究员,云南天文台谭徽松研究员,苏州大学潘君骅院士,南京大学方成院士,孙义燧院士,易照华教授,郑兴武教授。
   中科院基础局李定局长主持鉴定会。紫金山天文台常务副台长杨戟致欢迎辞。詹文龙副院长和何权副省长在鉴定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们向支持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系统建设的各有关方面表示感谢,对该项目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向所有参加该项目建设的专家表示慰问。他们希望通过此次鉴定会,进一步拓展望远镜科学目标,为我国天文科学的发展、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鉴定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听取了有关近地天体望远镜和CCD探测系统研制过程、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试观测成果和可拓展科学目标的报告。
   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为一架1.04/1.2米、f/1.8施密特光学望远镜,在世界上1米以上同类望远镜中焦比最快,其改正镜的磨制难度很大,光学像质优良。自行研发4K×4K CCD控制器及制冷系统,性能优良。白光极限星等为22.5等(曝光40s)。近地天体望远镜系统建成后三年试观测及验收测试结果表明,主要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过程中有多个创新点,是我国目前近地天体探测领域里探测能力最强、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望远镜。该望远镜还可以拓展进行其他天文观测工作。
   建造近地天体望远镜主要是为了探测发现对地球构成潜在危险的近地小行星和彗星,参与国际联合监测并进行危险性评估。该项目是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政府的院省合作项目,科技部的重点科技项目,还得到香港部分知名人士的襄助支持。整个项目包括口径1.04/1.20米施密特型望远镜本体建造,4K×4K高灵敏度CCD探测系统研制和在盱眙选址建站三个部分,望远镜本体由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仪中心共同研制,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6年10月望远镜+CCD试观测成功,随后投入了试运行观测,新发现小行星721个,其中获得永久编号小行星40个、近地小行星1个和彗星1个。除搜寻小行星外,该望远镜还参与了多个国内外观测项目,包括同步轨道空间碎片国际联测、彗星国际联测、LAMOST标准天区和输入星表、死彗星候选体掩星观测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