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2016-17学年Journal Club第七期报告:Evidence for delayed massive star formation in the M17 proto-OB association

  2016年12月13日中午,紫金山天文台2016-17学年Journal Club第七期报告在紫台大楼619会议室举办。纪丽研究员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Science News介绍环节中,硕士研究生刘铁对NASA和ESA将于2018年发射的两颗太阳观测卫星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介绍。这两颗卫星分别是NASA的Solar Probe Plus和ESA的Solar Orbiter。为了观测到更加精确和高分辨率的数据,这两颗卫星都计划进行“近日观测”。其中,NASA的Solar Probe Plus更是宣称要首次“touch”太阳——其轨道与太阳的最近距离是8.5个太阳半径(5.9 million kilometers);ESA的Solar Orbiter与太阳的最近距离是60个太阳半径。两颗卫星都将致力于攻克太阳风的起源、太阳高能粒子、太阳大气电磁场和日冕加热这些太阳物理中遗留下的疑难问题。讨论环节中,大家都表示对于NASA的这一“登日”壮举的兴趣。大家针对探测器如何做好热控和探测器的探测能力等问题展开讨论,最终收获颇丰。

  赵起同学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Evidence for delayed massive star formation in the M17 proto-OB association"的报告。红外暗云中包含了很多正在形成的大质量恒星,所以研究红外暗云对于研究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早期环境非常重要。通过spizer和MSX对M17 SWex中红外暗云的观测数据进行SED拟合发现,M17 SWex中有很多年轻恒星天体(YSO)。仿照初始质量函数对这些YSO构建质量函数,文章发现YSO的斜率比初始质量函数的斜率更陡,经过对比分析发现M17 SWex中缺少按照恒星演化理论应该已经出现的大质量恒星,所以文献中作者认为这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延迟的证据。(Reference:Povich, M. & Whitney, B., 2010, ApJL, 714:L285)。报告之后,报告人与听众对红外暗云的性质、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条件、初始质量函数的普适性以及与原恒星质量函数的关系等诸多话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相互讨论、尤其是江治波研究员的解释下,大家对于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