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银河画卷巡天”2025科学年会在苏州召开

2025年7月13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南京大学深空与探测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的“银河画卷巡天”2025科学年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三峡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近70位天文学者,旨在总结巡天计划年度成果,深化多波段天文数据协同研究,推动银河系结构演化与恒星形成领域的重大科学突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夏晓阳教授、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等专家应邀到会指导。

“银河画卷巡天”计划自2011年启动,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通过系统观测北天银道面的一氧化碳(CO)及其同位素分子谱线,构建了目前最高精度的银河系分子气体分布图谱,为分子气体分布与性质、分子云内部结构与运动、恒星形成、银河系结构以及星际物质循环等多个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发现机遇及数据支撑。目前,银河画卷的科学数据已经对国内外同行广泛共享,为FAST、LHAASO等地面大科学装置以及Fermi、WISE卫星、Gaia、EP等多波段空间天文卫星的协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拓展窗口。

会议报告包括了巡天进展研究和亮点成果分享,展现了包括分子云基本性质、分子云恒星形成、星际介质循环、及银河系内气体盘结构等方面多团队协同攻关的丰硕成果。会议还设置了专项讨论环节,针对LHAASO等设施以及FAST基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银河画卷巡天数据的需求等议题展开了交流,旨在进一步深化多波段重点巡天的科学协同,明确未来研究目标。

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银河画卷巡天”的多项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天文学协同创新的实力。通过数据共享和大科学装置合作,银河画卷计划正加速迈向国际前沿。展望未来,“银河画卷巡天”将继续为揭示银河系的“真面目”贡献更多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天文学基础研究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附件下载: